2021年01月20日 20:01
参赛报名 校级初赛 全国半决赛 全国总决赛
5.29--9.29 9.01--11.03 11.04--11.10 11.17--12.08
一、比赛赛制
全国决赛采用半决赛(网络评审)、总决赛两级赛制。根据各院校报名团队数、参赛院校数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情况等因素分配全国半决赛配额。
全国共产生170个项目(采取低分置换原则保证每个参赛高校至少有1个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候选项目,其中创意组、创新组合计128个,初创成长组42个。通过网络评审,择优评出90个项目参加全国总决赛现场比赛,其中创意组、创新组合计68个,初创成长组22个,决出金、银奖。每所高校入选全国现场总决赛项目总数创意组不超过6个,创新组和初创成长组不超过8个。
二、赛程安排
1.参赛报名:5.29-9.29
参赛团队可通过登录“第二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服务网”(网址为: http//pk.wlzjedu.com)行报名。报名系统开放截止时间为9月29日。
2.校级初赛:9.1-11.3
各院校登录“第二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服务同”进行大赛管理和信息查看,校级帐号由大赛组委会种书处进行管理。校级初赛阶段的参赛材料、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由各院校自行决定。各院校须在11月2日24时前完成校级初赛和进入全国半决赛项目资料的上传工作(要求上传参赛项目的PPT演示文稿、创业计划书及其他佐证材料),推荐的项目应有名次排序,并在各院校管理系统中赋分,供全国半决赛(网络评审)参考 。
3.全国半决赛:11.4-11.10
大赛专家委员会对入圆全国半决赛项目进行网上评审,择优选拔项目决出入围全国总决赛读选项目170个,各校申报全国半决赛项目数额清参考《第二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人四全国半决赛项目分配名额》。
全国总决赛候选项目发布及参赛资料补充上传(11月11日—16日)。大赛组委会会对全国半决赛网络评审结果通过大赛服务网进行发布,同时各院校对进入大赛总决赛族选项目进行参赛资料补充(要求上传参赛项目的PPT演示文稿、创业计划书、一分钟展示视频及其他佐证材料),并按时上传至大赛服务网。
4.全国总决赛:11.17-12.8
大赛组委会负责全国总决赛的组织实施工作,并按照全国决赛评审规则,研究确定比赛环节、评审办法等重大事项。
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总决赛分三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网上评审(11月17日—22日),产生铜奖及以上获奖项目。大赛专家评审委员会对170个人围全国总决赛候选参赛团队的PPT演示文稿项目计划书、一分钟展示视频及其他佐证材料进行网络评审,产生入围现场总决赛的金很奖项目90个。
第二环节,现场评审(12月7日),产生金、很奖获奖项目。专家组针对参加铜奖晋升银奖复活团队、现场总决赛团队现场路演和答辩情况,评审产生大赛金、银奖获奖项目,并对参赛项目给予观场指导。
第三环节,闭幕式暨颁奖典扎(12月8日)。
三、赛道分类
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已获投资情况和项目特点,分为创意组、创新组、初创组、成长组。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一)创意组
参赛作品具有较好的创意,能够彰显现代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意灵感的作品,作品可突显从中医药文化的各个方面的设计,从产品到商品的任何题材的作品,作品可为创意方案或实物。竞赛作品以第一次发表为限,已获奖或已公开发表者不能参赛。参赛项目主要包括(1)平面类,内容涉及海报设计、广告设计、形象设计、插图设计、图形设计、书籍设计等; (2)空间类,内容涉及空间设计装置设计、展示设计等。以若干张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或效果图形式,体现作品的整体、局部等效果; (3)新媒体类,内容涉及中医教学软件、多媒体设计、动漫设计、网页设计、电子出版物等; (4)产品类:内容涉及产品设计、工艺品设计、中医(实训)教学仪器设计、其他设计等,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生。
2.高校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参赛项目不能参加创意组(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有参赛申报人的除外)。
(二)创新组
参赛项目具有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具备形成专利可能性或已形成专利的新技术、新方法、原有技术方法的新用途,或在基础实验或临床实践中进行创新性发现和发明。在2019年6月30日(以下时间均包含当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并符合以下条件:1,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专科生或研究生,不含在职生。2,高校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参赛项目不能参加创新组(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有参赛申报人的除外)。
(三)初创组
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6年6月1日后注册) ,且未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并符合以下条件:1.参赛申报人须为初创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 ,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4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企业法人代表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2,初创组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3,高校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可以参加初创组,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与学生所持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1% (学生团队所持股权比例不得低于26%) 。
(四)成长组
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3年以上(2016年6月1日前注册);或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6年6月1日后注册),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1轮次以上(含1轮次) ,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 ,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4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企业法人代表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2.成长组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3,高校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可以参加成长组,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与学生所持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1% (学生团队所持股权比例不得低于26%。
四、作品要求
1.项目计划书。
格式为PDF文件,大小不超过20Mb。初创成长组项目还需将组织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及其他佐证材料(如营收超过500万元证明材料)扫描件附到项目计划书后面,形成一个PDF文件。
2.项目展示PPT演示文稿。
要求office2003版本以上,大小不超过20Mb。
3.项目的修改时限。
为方便各院校推荐工作,各院校审核通过后并推荐到全国半决赛的项目可以在11月4日24时前进行修改完善。
五、评审要点
1.初创组、成长组
1)评审要点:商业性
商业模式设计完整、可行,产品或服务成熟度及市场认可度,已获外部投资情况。经营绩效方面重点考察项目存续时间、营业收入、企业利润持续盈利能力、市场份额、客户(用户)情况、税收上缴、投入与产出比等情况。成长性方面,重点考察项目目标市场容量大小及可扩展性,是否有合适的计划和可靠资源(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其未来持续快速成长。现金流及融资方面,关注维持企业正常经营的现金流情况,以及企业融资需求及资金使用规划是否合理
2)评审要点:团队情况
团队成员的教育和工作背景、创新思想、价值观念、分工协作和能力互补情况,重点考察成员的投入程度。公司的组织构架、股权结构、人员配置以及激励制度合理。项目对创业顾问、投资人以及战略合作伙伴等外部资源的整合能力。
3)评审要点:创新性
具有原始创新或技术突破,取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创新成果(专利、创新奖励、行业认可等)。在商业模式、产品服务、管理运营、市场营销、工艺流程、应用场景等方面寻突破和创新。鼓励项目与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结合,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
4)评审要点:社会效益
项目发展战略和规模扩张策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项目实际带动的直接就业人数,考察项目未来持续带动就业的能力。
2.创意组
1)评审要点:科学性
选题具有较高的科学意义,作品技术方案具有先进性,技术方案可行性高;鼓励项目与科研成果转化紧密结合。
2)评审要点:创新性
作品突出原始创意的价值,不鼓励模仿;利用相关技术、方法和思维寻求突破点和创新思维,作品创新程度好;项目团队导师及各成员的教育和工作背景、擅长领域,成员的分工和业务互补性强。
3)评审要点:先进性
关键技术或主要技术指标先进程度好;作品技术路线、工艺复杂程度、合理程度能体现出项目优势,擅长应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思维。
4)评审要点:实用性与推广价值
作品在推动解决普遍性、代表性、前瞻性问题过程中发挥作用好;具有可复制性、可推广性和推广借鉴价值,作品推广的经济效益较高;作品完成成熟程度较好,具有完备的实验、实践应用数据资料, 申报完成相关专利、标准、许可等。
3.创新组
1)评审要点:创新性
突出原始创新和技术突破的价值,不鼓励模仿。在商业模式、产品服务、管理运营、市场营销、工艺流程、应用场景等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鼓励项目与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结合,取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创新成果(专利、创新奖励、行业认可等)
2)评审要点:团队情况
团队成员的教育和工作背景、创新思想、价值观念、分工协作和能力互补情况。项目拟成立公司的组织构架、股权结构与人员配置安排合理。创业顾问、潜在投资人以及战略合作伙伴等外部资源的使用计划和有关情况。
3)评审要点:商业性
商业模式设计完整、可行,项目盈利能力推导过程合理。在商业机会识别与利用、竞争与合作、技术基础、产品或服务设计、资金及人员需求、现行法律法规限制等方面具有可行性。行业调查研究深入详实,项目市场、技术等调查工作形成一手资料,强调田野调查和实际操作检验。项目目标市场容量及市场前景,未来对相关产业升级或颠覆的可能性,近期融资需求及资金使用规划是否合理。
4)评审要点:社会效益
项目发展战略和规模扩张策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预判项目可能带动社会就业的能力。
六、奖项设置
大赛拟设金奖30个(创意组8、创新组15个、初创成长组7个),银奖60个(创意组15个、创新组30个、初创成长组15个) ,铜奖80个(创意组20个、创新组40个、初创成长组20个) ,获奖项目将由大赛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设最佳创意奖、最具商业价值奖、最具人气奖各1个;获奖项目将由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设优秀组织单位奖和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奖若干名,由组委会颁发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