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幕式现场
本网讯(文图/李汉伟)2019年9月27-29日,由中国药学会中药和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省药学会中药和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十九届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暨中药高等教育发展60年高峰论坛”在我校图书馆第一、第二报告厅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孝,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中国药学会副秘书长王爱国,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副所长庾石山,暨南大学副校长叶文才,北京大学药学院屠鹏飞,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孔令义,海军军医大学张卫东,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原校长匡海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段金廒,沈阳药科大学副校长宋少江,我校党委书记别荣海、副校长冯卫生,中国药学会中药和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共600余人参会。会议开幕式由冯卫生主持,别荣海、王爱国、陈士林分别致辞。
开幕式后,学术盛宴正式拉开序幕。本次大会特邀25位中药天然药研究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作了专题报告,25个报告干货满满,精彩纷呈,会场座无虚席,与会代表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交流。

报告会现场
第一场报告会由国家药典委员会首席专家钱忠直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陈士林研究员主持,刘昌孝院士作了题为《基于质量标志物的中药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的报告,强调中药不是简单的植物药,中药发展要传承、创新、求真;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段金廒教授作了题为《中药资源化学学科建立与发展为药材合理生产和资源有效利用提供新动能》的报告。

报告会现场
第二场报告会由北京大学蔡少青教授、浙江中医药大学秦路平教授主持,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孔令义教授作了题为《中药和天然药物中新奇结构萜类及其聚合物的研究》的报告;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果德安研究员作了题为《中药复杂体系化学成分系统分析与表征》的报告;北京大学药学院屠鹏飞教授作了题为《中药活性成分研究与创新药物的发现》的报告。

报告会现场
第三场报告会由上海交通大学李晓波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李顺祥教授主持,海军军医大学张卫东教授作了题为《创新中药研发对策》的报告;全军特需中药与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主任高月研究员作了题为《有毒中药研究策略》的报告;上海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王峥涛作了题为《对中药化学研究之浅见》的报告;暨南大学副校长叶文才教授作了题为《岭南中草药活性成分研究》的报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研究员作了题为《中药材品质提升工程技术》的报告。

报告会现场
第四场报告会由北京大学药学院叶新山教授、山西大学秦雪梅教授主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原校长匡海学教授作了题为《中药药性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的报告;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院长徐宏喜教授作了题为《中药活性成分及机制研究实例》的报告;复旦大学陈道峰教授作了题为《天然来源抗艾滋病毒活性二萜的识别与富集》的报告;天津大学高文远教授作了题为《中药加工的现代研究》的报告。

报告会现场
第五场报告会由北京中医药大学肖红斌研究员、浙江中医药大学李范珠教授主持,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王智民研究员作了题为《冲出中药产业发展低谷应发挥药食两用物质在健康产业的作用》的报告;天津药物研究院张铁军研究员作了题为《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研究技术路径与实践》的报告;深圳大学药学院程永现教授作了题为《中医治则治法指导下中药药效物质新解》的报告。

报告会现场
第六场报告会由南开大学白钢教授、沈阳药科大学华会明教授主持,天津中医药大学邱峰教授作了题为《苦味中药黄连和黄芩抗糖尿病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的报告;河南中医药大学郑晓珂教授作了题为《几种河南道地药材雌激素样作用研究》的报告;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邹忠梅研究员作了题为《天然产物化学与创新药物发现》的报告;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张东明研究员作了题为《厚朴和黄皮中新颖结构化合物发现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的报告。

报告会现场
第七场报告会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邹忠梅研究员、河南中医药大学陈随清教授主持,上海中医药大学杨凌教授作了题为《基于早期ADME属性的中药分子毒理研究》的报告;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庾石山研究员作了题为《濒危动物药材药效物质及其高技术代用品研究》的报告;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赵军宁研究员作了题为《我国中药新药创制转化历程与前景展望》的报告;杭州师范大学谢恬教授作了题为《新型稀缺酶资源研发体系创建及其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的报告。

闭幕式现场
闭幕式上,中国药学会中药和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副所长庾石山作总结讲话。他首先感谢本次大会的报告嘉宾,是专家们精彩的报告,让大会更加有意义;其次感谢与会代表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此次盛会,充分说明大家对中药和天然药事业的专注和热爱;最后重点感谢我校作为承办单位所付出的各种努力,对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
至此,第十九届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本次研讨会特邀了院士、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的参加,带来了一场丰富的学术大餐,吸引了来自国内各地众多同道的积极参与,是近年来参会人数最多的一次。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为深入的学术探讨搭建了平台,为广泛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契机,全面促进了中药和天然药物研究同道的沟通交流,推动了我国中药和天然药物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编辑 苗苗 吴晋一;审核 王秋安)